多地鼓勵醫生兼職獲取報酬 專家:很難成為普遍現象
比特派錢包倒閉了 【官網下載地址:bitple.top】請復制手機瀏覽器打開! 比特派是全球領先的多鏈錢包,支持 BTC/ETH/EOS/USDT 等多種區塊鏈資產,本站是專為移動端用戶開發,支持最新安卓手機,支持簡體繁體。,多地鼓勵醫生兼職獲取報酬 專家:很難成為普遍現象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劉靜怡張爽)護士擺攤賣烤腸、醫生烤紅薯近期醫務人員兼職現象頻頻登上熱搜。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搜索發現,云南、廣東等地發布通知或征求意見,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兼職獲取報酬,或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按規定全職或兼職開辦診所。

安安(化名)是河南省開封市一家縣級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她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通過每天下班在夜市擺攤賣串串,本職工作月薪在兩千左右的她,收入基本可以增加一倍。“看到衛健委發文說現在鼓勵醫護人員兼職了,我還年輕不怕辛苦,就想著能多掙一點,每天下午5:30下班后,我就會去擺攤。”安安說。

2022年11月18日,云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云南省“十四五”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鼓勵基層人員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兼職獲取報酬。文件截圖
“這一政策出臺的初衷,我認為有兩方面。首先是希望鼓勵、發展多層次和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體系。因為我們的醫療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公立醫院,允許他們兼職,就可以促進社會化的醫療衛生服務的供應;其次,這一措施也能在不大幅度增加醫務人員薪酬的情況下,提升醫務人員的待遇,讓他們獲得更好的回報。”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副教授胡琳琳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指出。
2022年8月份,在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十四五”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提到,要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兼職兼薪獲取報酬。
實踐中,這一政策也面臨一定困難。胡琳琳指出,“主要在于醫生不是普通的社會人或者自由職業者,還是處于公立醫院的體制內。有些國家的醫生是自主開業,跟醫院保持合作關系,這樣多點執業就會比較靈活。我國醫生‘單位人’的身份可能會導致兼職的空間有限,很難讓兼職成為很普遍的現象。”
對于大醫院的醫生來說,兼職空間則更加有限。“就我所知,我身邊沒有兼職的醫生。”一位三甲醫院臨床醫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像我們每周上班六天,上班做了一天手術,下了班根本不想動,哪還有精力兼職?”
重慶某三甲醫院的一名醫生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兼職賣烤腸、賣紅薯的醫務人員實際上屬于少數,“多點執業這種方式還是會有的。”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搜索發現,此前,多地發布相關政策,鼓勵符合相關要求的醫生開辦診所或多點執業。例如,2022年,廣東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廣東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鼓勵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后在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同一專業臨床工作滿5年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診所。
2022年,山東青島市衛健委發布《青島市“十四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征求意見稿)》,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2018年,《廣州市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全面實行醫護人員區域注冊制度。
“多點執業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醫生兼職方式,能夠充分發揮醫生這一人力資源的特點,增加總體的醫療服務供給。”胡琳琳指出,多點執業也要考慮醫療責任劃分問題和醫生與所屬單位的關系問題,“比如,如果醫生在多點執業的地點發生醫療事故,責任如何分擔?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責任制度。此外,醫生通常在公立醫院全職工作,如何協調本單位和基層單位之間的利益分配,也需要進一步考慮。如果醫生在業余時間執業,負擔會很重,很難長期持續。”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金融机构高管热议人口老龄化:养老第三支柱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
- 243万存款被原行长挪用 邮储银行拒赔:当事人没经常查询账户有责任
- 汇总|多省份调整体育中考项目
- 3千亿民企新星盛虹崛起,缪汉根编织隐秘金融网
- 华为进军ERP,相关概念股下跌 金蝶国际:公司其实是华为MetaERP核心战略合作伙伴
- 中金海外:美联储重新“扩表”了么?
- 鲍威尔与耶伦各吹各的调 针对保护储户的说法迥异令市场不知所措
- 重磅!最高补贴15万!车圈"杀疯了",成都宣布"参战":1个亿!超40个品牌入局,"大战"为何愈演愈烈?
- 刚刚,证监会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 摩根士丹利将推出基于OpenAI的聊天机器人 成为首批“尝鲜”的金融公司
- 2022年管理一平米赚4港币,中海物业仍面临利润率下滑问题